院校综合催生新专业
纵观今年高校新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传统的综合性院校要么不在新增加专业的名单之列,要么只是新增了一两个专业。以北京大学为例,今年该校增加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走的就是高精尖发展方向。相比之下,很多专业性的学校成为新增专业的主力院校。
北京的高校中,中央财经大学新增6个专业,列北京部属高校新增专业榜首。至于中国人民大学,虽然增加的专业只有两个,但作为传统文科名校,新增物理学和化学两个理工类专业格外引人注目。高校增加新专业的目的在于立足于本校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专业、复合型专业推动本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从而使学校向综合型大学发展。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为高新技术发展急需
专业简介:该专业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综合学科。
主要课程:光、机、电系统的单元设计,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数字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智能优化理论、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机器感知理论等。
就业前景: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创新的重要增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等等。智能科学与技术是自动化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所培养的学生正是目前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这类人才也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 人才稀缺
专业简介:本专业向学生传授智能化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估计、经济技术分析和管理的一系列知识。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电工学与测试技术、电子/数字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与传质、建筑学、建筑物理与建筑声学、自控原理、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工艺、传感器与执行器、环境技术、建筑法与经济法等。
就业前景:由于智能建筑出现时间较短,人才难觅,特别是专业人才稀缺已经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从事智能建筑的人才要懂得电子、通讯和建筑三方面专业知识,但从目前情况看从业人员能掌握其中两项就相当稀缺。培养既懂工程设计,又懂施工方案的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相当不错。
开设院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
数字媒体技术 媒体业的“时尚先锋”
专业简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声原理与音响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音视频技术等。
就业前景:数字技术在广告、动画、游戏、效果图等方面早已发挥出独特的价值。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开设院校: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人才培养较少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掌握资源环境评估与城乡规划技术、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房地产评估、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遥感应用等。
就业前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国际化过程中高度重视的领域。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很少意识到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人才培养较少,此类人才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学生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
业内观点
专业过细影响就业
张翎 北京恒基伟业可视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长远来看,针对各岗位的要求,专业细化是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遇到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学习了非常专业的知识,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因为专业过于细化而导致学生知识体系过于狭窄,将来就业面窄,从而丧失很多发展机会。
专业细化不应该只是名称的细化
闻嘉 北京新航道学校 媒介总监
高校新开设的专业既然是针对市场,那么专业细化不应该仅仅是名称的细化,还要有学习内容的细化,专业能力的细化。既要加大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加入细化的实际工作技能因素,培养学生成为手脑并用的人才。此外,对于学生而言,选择交叉学科需要慎重考虑。